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3-03-20 16:27:29瀏覽:2123
??? 近幾年,關于城市地鐵建設引發地面塌陷的報道不斷見諸于新聞報紙的版面。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已發生或多次發生此類事件,這里面不排除施工不當的原因,但也肯定存在對地質條件認識不清或不重視的因素。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正越來越快地見證地質工作的成效,而作為最前沿的城市地質調查工作必將面對更多的考驗。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正由區域向局域調整。顯然,身邊的環境好壞更受公眾關注,城市地質調查正是適應了這一需要而產生的,其核心是解決與城市發展密切相關的地質問題,基本可概括為地質環境與地質資源兩大類。2002年以來,我國開展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等6個大城市為代表的城市地質調查工作試點。應該講,現在的城市地質工作已與過去的水工環綜合調查有了很大區別,新時期的城市地質工作有了更新的技術支持、更高的精度要求和更廣的應用市場,這就注定了城市地質調查成果必須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
實際上,城市地質工作已在城市發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決策支持作用,如城市土壤污染調查評價,地下水資源調查,地基承載力評價等。這些調查成果詳細準確刻畫了城市資源、環境的質量和空間分布規律,是城市規劃、建設必須要參考的依據,像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地質調查就直接指導了新城區的建設規劃。在開展類似地鐵建設等重大工程之前,首先要進行場地的地質條件分析評估,好的建設方案必然要包含多種針對不利條件的措施。城市地質調查的目的就在于向有關方面提供這些基礎地質信息,從而降低地質災害風險,節約社會成本。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意識到城市地質工作的重要性。
地鐵只是眾多現代化城市工程中的一項,在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強度日益加大的過程中,暴露出的地質環境問題也將越來越多。城市地質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基礎地質幾個方面,必須圍繞城市發展中的人地矛盾,以時空地四維方式展開工作。這方面,既要堅持基本的學科理論方法,更要加強綜合運用。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只要人類在發展和進步,地質學就不會枯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入人心。城市地質工作在服務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延伸至公共健康領域。國外很早就關注廢棄工廠場地的污染評價及處理,近年來,關于向土地市場引入地質環境評估的呼聲正在越來越高。
城市地質工作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項事業,必須緊盯市場需求,一切以是否解決實際問題為衡量標準,避免成果完成后就束之高閣的結局。這就要求現階段的地質工作必須轉變一些傳統的思維:成果要通俗易讀,為人接受;成果的表達方式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城市地質正代表著一場地質工作的革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