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5-05-19 08:54:08瀏覽:633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出臺了《關于千方百計做好穩增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重從“優服務、擴投資、減負擔、促工業、推三產、提農業、扶實體、強支持”8個方面發力,定向精準提出48條穩增長政策措施,在促進全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同時,為地質勘查行業構建 “大地質”注入活力。
據廣西發改委發言人解讀,廣西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后,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起關鍵作用的主要是投資。2015年,國務院在部署穩增長工作時突出強調“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重點推進“兩路(鐵路、公路)、兩水(水運、水利)、兩電(核電、煤電)、兩保(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今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17億元,占廣西層面重大項目投資的70%以上。針對計劃新開工項目的項目重點突出“早開工”——要督促業主加快前期審批文件編報,加快落實項目審批等前置手續,積極推進征地拆遷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確保今年自治區重大項目實現開工150個以上;針對續建項目要重點突出“快建設”——要督促業主加快建設進度,確保今年有110個以上自治區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為了穩增長,廣西將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核電、煤電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并于今年7月前完成珠江-西江產業投資基金組建方案,以確保今年完成1417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目標。
盡管礦業經濟增速放緩,然而廣西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近日出臺的《意見》,令廣西地勘經濟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目前,地勘單位紛紛參與兩路、兩水、兩電、兩保”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4月27日,廣西二七二地質隊有色勘察設計研究院順利中標470萬元的西江航運干線南寧至貴港Ⅱ級航道工程竣工前測量項目,該項目是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012年至今廣西區內航道工程測量最大的項目。
廣西地礦局經濟發展部門表示,廣西穩增長政策措施給地勘主業及“大地質”服務、工勘建筑等方面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廣西又有連接中國-東盟“橋頭堡”的區位優勢,這為廣西地礦局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新機遇。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358”找礦突破戰略第二階段成果驗收之年,該局要求各地勘單位面對新機遇,要立足于新常態下的大環境,研究和謀劃全局發展的思路、重點和舉措,突出創新驅動,穩妥推進改革,加強地質找礦,拓展地質工作領域,保持地勘經濟穩中有進,經營收入較上年增長7%,有條件的單位要力爭增速更快一些、指標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