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5-04-29 08:56:49瀏覽:638
地政管理人才濟濟、科(股)室齊全甚至超編,而礦政管理人員匱乏、科(股)室合并甚至撤銷。這種厚此薄彼、冷熱不均的尷尬狀況,在許多地方的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礦政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制約了我國礦業經濟的穩步發展。
??? 中國礦業報記者近日在調研中發現,前些年,隨著土地財政的持續走強,一些地方政府對土地產生了過度依賴癥,重地政而輕礦政,即便是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山企業比較多的地方,也不重視礦政管理工作,最突出的表現是這些地方的市、縣國土資源礦政部門嚴重缺編,有的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把礦管、勘查、儲量、地環,甚至規劃中的礦產資源部分等所有礦政職能全都劃歸為一個科(股),統稱為礦產資源管理科(股),兩三個人卻要對口省國土資源廳的5個處室。更叫人擔憂的是,礦政口區區幾個人,還大多不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和實踐經驗,無法滿足復雜多變的礦政管理工作需要。
特別是一些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因為礦點分散且大多位于交通偏僻的山區,礦政相對于地政來說,管理難度更大,責任也更重。而處于基層一線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礦產資源方面,肩負著日常監管、動態巡查、礦區界定、稅費征收、環境治理、地災防治、節約利用等瑣碎而又繁重的任務,而科(股)室的合并、人員的嚴重缺編和業務能力的不適應,致使礦政管理工作嚴重削弱。有的市、縣國土資源局為了正常工作,不得不從外面借調技術人員來從事礦政管理工作。長此以往,既不利于開展工作,又挫傷了礦政人員的積極性。
礦政管理是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國土資源事業的成敗。同時,礦產資源作為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需要通過加強礦政管理工作來實現礦業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持續發展,從而來保證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穩步推進。地方政府重地政輕礦政,而直接導致的基層國土資源部門礦政人員的嚴重缺編和不足,不僅不適應國土資源部黨組“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3個職責定位的要求,也不利于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尤其是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的新要求。呼吁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和集中的地方政府,要像重視地政那樣高度重視礦政工作,嚴格按照“三定”方案要求,落實礦政管理部門編制,配齊礦政管理人員,加強礦政隊伍建設,切實從根本上解決基層礦政管理力量薄弱狀況,以促進我國礦業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