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4-10-27 08:32:01瀏覽:1129
10月24日,在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表示,中央決定今明兩年和“十三五”期間集中力量建設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今年安排了390億元投資用于40個項目建設,各地要迅速掀起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熱潮。
第一,抓大補小,協調好建設任務。各地要及時足額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強化工程質量和安全,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并加快推進其他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突出抓好中西部嚴重缺水地區重大引調水、骨干水源、節水灌溉骨干渠網、東北三江治理、江河湖庫水系連通、華北等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同時,要針對近年來水旱災害暴露出的突出問題,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灌區續建配套、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抗旱規劃實施等,大力推進“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好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完成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
第二,兩手發力,籌措好建設資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量很大,光靠財政投入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建立健全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資機制。各級政府要把水利投資作為應保必保的重點領域,力爭能有較大增加,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優化政府投資結構、盤活投資存量,研究出臺水利中長期低息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建立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要進一步擴大水利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領域,制定發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的項目清單,加快完善價格機制、推進水權合理流轉、出臺涉水稅費優惠政策,探索建立項目投資者和工程運營者穩定合理的盈利預期,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要運用好節水技術、設施建設、設備管材等方面的補貼和節約用水機制,調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投入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
第三,建管并重,發揮好建設效益。當前水利工程項目多、分布廣,建設和管理的任務很重、難度很大。要區分不同項目類型,積極探索有效管用的建設管理新模式,加強設計、施工、質量、資金、安全和廉政等環節的風險防控,確保工程進度、質量和效益。要把工程管護擺在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足額落實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人員基本支出和工程維修養護經費財政補助,推廣財政資金購買公共服務和專業化物業管理的做法,確保工程能夠長期良性運行。要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基礎上,抓緊出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指導意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促進農業節水和農田水利工程有效管護。要進一步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抓好水利現代化建設、水利綜合改革和水權市場、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專項試點工作。要加快推進農田水利、節約用水、河道采砂等領域立法進程,加大水政執法力度,促進依法治水管水。要扎實做好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抓緊完成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水中長期供求規劃、現代灌溉發展規劃等重大規劃編制和協調報批工作,夯實農田水利持續健康發展基礎。
第四,精心組織,落實好建設責任。各地要全面落實農田水利建設行政首長負責制,健全部門分工協作制度,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籌措、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完善績效考核、群眾評議和獎優罰劣機制,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支持、受益主體參與的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工作格局。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農田水利建設“一盤棋”的觀念,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強大工作合力。針對目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渠道多、標準不一的問題,要進一步強化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據,統籌整合相關項目和資金,確保整體效益,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水利部門要在抓好規劃編制、制度建設、施工組織、進度控制、質量監管和運行維護的同時,加強行業監督和指導。要大力宣傳中央關于加強水利的決策部署,宣傳農田水利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好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