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4-09-16 09:17:59瀏覽:847
??? 8月25日,住建部出臺《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其中明確提出,工程竣工后設置永久性標牌,載明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監理五方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的信息,并對建筑質量終身負責。
那么,對于實施建筑質量終身追責制,出了質量問題最終誰來買單?質量終身追責與房屋維修資金的使用關聯又在哪里?
建筑質量有問題 責任人終身難逃
早在1999年,國務院就出臺了《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提出建立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的要求。近年來,建筑開發建設標準雖在不斷完善,商品住宅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建筑質量上的“通病”還是沒有根治,“樓脆脆”、“樓歪歪”事件還是時有發生。
從今年9月起,我國將開展為期兩年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首次將質量終身責任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并將在每一處建筑物的明顯位置設置永久標牌,載明責任人信息。
此次,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明確指出,建筑工程的具體責任人為勘察項目負責人、設計項目負責人、施工項目經理、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以及總監理工程師。工程項目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發生工程質量事故,發生投訴、舉報、群體性事件、媒體報道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嚴重工程質量問題,或由于勘察、設計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都首先要追究這五人責任,并且是終身責任。為全面落實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此次治理行動還將建立“三大制度”護航,即書面承諾制度、永久性標牌制度和信息檔案制度。
對此,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王寧表示,“凡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或重大質量問題,不管責任人是否離開原單位,是否已經退休,都要依法追究其質量責任。”9月10日,西安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工作人員表示,以往在質量監管上主要是問責企業,現在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監管力度相比以往更大,而且更具操作性。
“追責”針對主體結構 維修資金用于其他部分
目前,對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的保修,是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后在保修期限內出現的問題和缺陷,提供修繕。那么實施終身責任制后,對房屋維修資金的使用是否有所影響?
該工作人員表示,建筑終身責任制與維修資金并不矛盾,只是二者適用范圍和標準不同。房屋承擔和傳遞建設工程所有上部荷載、維持上部結構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的主體結構和地基基礎部分由五方責任人終身負責;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等屬于房屋使用功能部分,則在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實行有限質保。
其中,建筑終身制責任主要針對的是房屋的主體結構和地基基礎部分,而維修資金則適用于房屋的使用功能部分。如果房屋在使用功能過保后出現問題,可提取維修資金用于房屋修繕。可見,這兩者之間不但不矛盾,結合使用反而能更好地保證購房者的權益。
實施建筑工業化能有效提升建筑質量
那么,未來如何在開發建設中根治建筑“通病”,實現更加高品質的商品住宅建設,西安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工作人員表示,實現建筑市場工業化將是提升建筑質量的“良方”。
該工作人員表示,用現代化的制造、運輸、安裝等大工業生產方式替代傳統建筑業中分散、低水平的手工模式,來實現建筑設計標準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等工業化等要求,能夠減少由于操作人員的人為因素,導致的房屋質量問題。目前,沈陽和西安的渭北工業園已經有部分企業采取了這樣的做法,未來,隨著工業化生產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建筑市場工業化將成為住宅開發建設的主要方式。
而另一方面,政府監管也是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證建筑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住房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尚春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規定,項目竣工驗收后,包括五方項目負責人身份證號、執業證書號等基本信息,責任承諾書,法人授權書在內的信息檔案,將移交城建檔案部門,統一管理保存并建立數據庫,最終是希望實現全國建筑市場的信息化監管。”目前,全國在建建筑面積超過100億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4500萬人,而現在地方執法人員不足5萬人。建立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庫,不僅有利于建立更有效的監管模式,而且將為今后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維護與監管夯實基礎。
相關鏈接
房屋維修資金
是指業主為了本物業區域內公共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事項而繳納一定標準的錢款至專項賬戶,并授權業主委員會統一管理和使用的資金。維修基金只有在保修期滿后,對物業公共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大修、更新、改造時才能使用。
主體結構
是基于地基基礎之上,接受、承擔和傳遞建設工程所有上部荷載,維持上部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機聯系的系統體系,它和地基基礎一起共同構成建設工程完整的結構系統。包括梁,柱,剪力墻及樓面板等部分。
建設工程的保修期
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提供5年質保;供熱與供冷系統的質保,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房屋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提供兩年2年質保。